窗体顶端
为推动我院专业内涵建设和转型升级,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好对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4月17日我院举办了“西安—柳州工业设计产业产教融合”系列讲座,分别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以及第二教学楼511教室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颖梅出席活动。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西安设计联合会会长,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陆长德;西安设计联合会监事、陕西科技大学教授杨君顺;西安设计联合会理事、西安工程大学教授张阿维受邀分别作了题为《创新发展·设计先行》《新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报告。
《创新发展·设计先行》
陆长德教授在讲座中阐述了设计要有全局思维。他指出,科技与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制造行业进步与发展的根本要素。同时,制造行业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做好基础研究才有可能在核心技术与尖端技术里有所突破,设计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催化剂,二者相辅相成。他强调,新时代的设计需要融入更多的元素,而文化是引导设计创新的旗帜,必须要赋予文化创新的特性:设计新文化,创新文化,建立在学术、技术与艺术之上,做好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在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立新时代下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新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杨君顺教授在讲座中指出,新工科是新世纪工程愿景下的迫切需求。新工科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念新。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二是要求新。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三是途径新。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他认为,新工科这个概念为当下的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等学科行业领域的人才提出了更全面的技能要求。做设计,需要的是优秀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商业和管理知识、领导力、道德水准和专业素养、终身学习能力,掌握这些技能,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张阿维教授在讲座中详细阐述了工业设计对制造业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了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方向、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以及合理的教学培养计划。他指出,设计的前期需要发散思维,中期需要选择关键要素,而后期则需要集中思维,有针对性的完成方案。做设计是一个零存整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理性与感性协调统一,技术与艺术巧妙结合的过程。设计师要热爱生活,细致入微的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痛点,再通过恰当的方法改善或解决问题,从而以人为本让生活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