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汽车工程学院“瑶乡绿途,碳索未来”实践团继续深入金秀开展实践活动。团队通过探访瑶医文化瑰宝,调研新能源汽车在乡村的应用情况,在知行合一中探索绿色发展多元化路径。
上午,实践团成员秉持“低碳出行”理念,徒步3公里前往金秀瑶医药博物馆,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在博物馆内,团队深入参观并详细了解了瑶族医药的发展历程。从遵循自然节律的采药法则,到循环利用资源的炮制工艺;从“天人合一”的诊疗哲学,到“治未病”的健康理念,瑶医文化处处彰显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智慧。随后,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了瑶医把脉。老瑶医运用“望闻问切”技法,精准解读实践团成员的健康状况。其“治未病”的理念与现代低碳生活所倡导的“预防为先”理念不谋而合。

讲解员介绍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

瑶医中草药植物标本

实践队员品尝清肝利胆茶

实践队员体验瑶医“望闻问切”
下午,实践团分为三组,针对新能源汽车在乡村的推广应用,面向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村民及新能源汽车车主展开了深入的走访调研。调研中,实践团详细记录了车辆的续航能力、充电设施的覆盖率、使用成本等关键数据。团队发现,若能有效解决充电难题并优化车型适配性,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连接乡村旅游与农产品运输的绿色纽带,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当日活动结束后,实践团召开总结会议,成员们纷纷表示,无论是瑶医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还是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都使大家对“双碳”目标在基层的具体实践有了更为立体和深刻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