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研究 >> 正文

唐春兰:广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

发布者:  时间:2025-05-07  浏览:

唐春兰

柳州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支撑。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亮底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奋斗的崇高信念。红色文化不仅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不断革新,是衔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蕴含着丰厚的育人价值和能量,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广西是一片红色热土,有着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既凝聚着力量,也引领着未来,蕴含了诸多思政元素、红色基因,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中,推动构建广西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与立体化融合,对于凸显红色文化对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凝练高尚情操、练就过硬本领,以更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顶层切入:教材与广西红色文化的有机整合

将广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教材与课程的整合是基础,亦是关键。内涵丰富、文化突出的教材能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及实践指导,并将广西红色文化有机嵌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受到全方位和全阶段的红色文化浸润。高校可以从校本教材编写着手,聚焦于广西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编撰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思政教材。广西作为重要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充沛,各地的纪念馆、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平事迹,都可以系统性地纳入教材中,促使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切身而全面地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精神及民族气节。教材可以按照模块化的方式进行设计,即每个模块安排不同的广西红色文化主题,如“广西革命精神”“广西英雄人物”“广西历史事件”等,以系统性的模块化学习为统领,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虑到新教材编写难度大、耗时长的困境,思政课教师可以统编教材为基础,同时在适当的教学板块进行拓展、延伸,潜移默化地搭建起与广西红色文化的桥梁。如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适当引入百色起义、桂林和柳州的革命活动等广西特色红色历史,指明地方在全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性;在学习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则可以重点突出黄文秀等广西红色文化中的英雄模范,发挥其榜样作用,激励学生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教材为载体,将思政课教学与广西红色文化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广西红色文化精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保障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深入推进:实践教学与广西红色文化的齐头并举

在广西红色文化的融入进程中,丰富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是深化思政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加深红色文化认知的重要媒介。聚焦于广西各高校周围的红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主题实地考察、举办红色文化艺术展示等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广西地区独特的光辉历史,更能使之受到深刻的思想浸润,激发爱国情感,塑造集体主义、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而保障红色文化应用效果的最大化。在校内,定期邀请广西红色文化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带领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广西红色历史,在讲座中结合多媒体技术,辅以视频资料、历史照片等形式,增强讲座的直观性和吸引力。讲座结束后设定问答环节,在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的同时,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使之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精髓,自觉继承并弘扬广西红色文化精神。同时,积极开展红色文化主题会,围绕广西各地的红色文化、传统习俗和民族风情等展开专题讨论,鼓励学生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做好材料报告,在全班分享自己对广西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发表见解,相互分享经验。以班会为载体,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广西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拓展认知,促进班级凝聚力,达成一举多得的效果。在校外,不定期组织学生赴革命老区、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和博物馆等开展参观活动,使学生在沉浸式、交互式体验中深刻感受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伟大历程。如在实地参观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百色起义纪念馆、右江革命烈士纪念碑、红七军军部旧址、红八军军部旧址、昆仑关战役旧址、柳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柳州十大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碑园、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中,使学生能够受到浓郁的广西红色文化浸润,深入了解党中央在艰苦岁月中的英明决策,切身感受到革命老区近几十年的发展变化,继而形成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信仰。

三、高屋建瓴:现代技术与广西红色文化的联动发展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进军教育领域,翻开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篇章。现如今,高校信息化教育渐成规模,多媒体、线上平台、线上APP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动力来源。借现代信息技术之力,设计出富有趣味的线上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彻底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政课教学工作,推动广西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协同发展。例如,高校可以基于互联网技术建设用于广西红色文化宣传学习的专属公众号,定期发布广西红色文化的历史故事、英雄人物传记和革命事件等,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广西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设立“红色知识问答”或“红色文化小百科”板块,以生动有趣的互动方式普及广西红色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认识储备,拓展其眼界。在此基础上,针对年轻学生群体的特点开发集成广西特色红色文化的教育APP,学生可以自由登录APP平台参与在线答题竞赛、观看红色文化短视频、参与线上党史教育等活动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高效而灵活地学习广西红色文化及思政知识。互联网+时代,以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B 站为代表的各种社交平台异军突起,为广西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打开了新的渠道。一方面,以抖音、B 站为媒介,开通高校账号,发布广西红色文化短视频,将红色影片、红色歌曲、红色诗词、红色遗迹(工程)、红色精神宣传教育多种元素相结合,寓教于乐,打破枯燥单一且脱离学生实际的教育形式,使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更扎根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借助广受大学生欢迎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宣传广西红色文化经典视频,使学生在碎片化的时间中也能受到红色文化浸润。

综上,广西红色文化作为根植于广西独特历史背景中的特色文化形式,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构成,更是新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充分意识到广西红色文化的独特育人潜质,着眼于广西红色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灵活设计多元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方能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基金项目:202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广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4JGB496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3405324665746610015&item_id=3405324665746610015&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730343548697&showmenu=false&ref_read_id=b512e9d7-030e-40eb-b224-f5513238d487_1746509290906&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copylink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