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月8日,是周总理逝世45周年纪念日。
  当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灵车,已经回到恩来故里。周总理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范,使人不觉潸潸泪下……
  今天是1月8日,
  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5周年纪念日。
  在他短暂的生命中,
  他的光芒照耀了整个中国。
  我们缅怀人民的总理,
  缅怀他的人格与才华。
   
 
  他将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毫无保留。
  12岁的周恩来,看着积贫积弱的中国,
  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
  这句话激励了无数后来的中国少年。
  他确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
  他领导和带领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他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
  他一生勤勤恳恳、呕心沥血、任劳任怨,
  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
  即使在病重住院的生命的最后时期,
  他还抱病操劳国事。
  他将全部身心都奉献给了国家,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不息。
   
 
  工作中的周总理
  他的智慧与人格,受到外国友人的尊敬。
  新中国成立后,
  周恩来一度担任外交部部长,主持外交工作。
  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通过台前幕后有理、有利、有节的工作,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
  在会上,他以18分钟“求同存异”的补充发言征服了全场,
  树立了新中国真诚友好的形象,
  为新中国赢得了尊敬,赢得了朋友。
   
 
  周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他评价周恩来:
  他优雅的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
  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
   
 
  周总理与美国总统尼克松
  他对人民满怀深情,
  他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
  周总理曾说:要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
  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他抱病参加国事,他说:“死我并不怕。古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已是七十七岁多的人了,也算得上是高寿了。可是这二十几年的时间,总应该把国家建设得好点,人民的生活多改善一些,去马克思那里报到,才感到安心。现在这种状况去报到,总感到内疚、羞愧。”
  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
  他和邓颖超同志将全部工资积蓄都交了党费,
  他一生没有儿女,
  他说全中国的青年都是我的儿女。
   
 
  开会时的周总理
  他学识渊博,气质儒雅,收获赞誉无数。
  英国前外交大臣艾登对美国记者说:你们早晚会知道,周恩来可不是平凡的人。
  苏联前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对西方记者说:你们认为我是难以对付的话,那你们就等着与周恩来打交道吧。
  印度印中友协会长说:世界上的领导人,能多一些像周总理的,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
  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说: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
  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于1955年在北京会见过周总理后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和蔡元培说:周恩来先生的人格真是伟大!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周总理去世后,联合国降半旗致哀。其中有一些国家的领袖不高兴了,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国家死去的领袖降半旗?”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回答说:“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掌管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无女,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在海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谁做的到,我也给降半旗。” 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他博学多识,诗文俱佳,
  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子。
  因为周总理杰出而巨大的人格魅力,
  大家往往忽视了他的文学才能,
  在诗文创作上,周总理依然不逊色于诗词大家。
  《无题》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此诗作于1917年夏周恩来东渡日本时,此时的周恩来19岁。在诗中,年少的周恩来赴外留学,年纪轻轻的他发出呼喊:十年苦读希望为国家和民族寻求一条出路,即使无法实现理想,投海殉国也是英雄。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此诗发表于1941年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表达中共对“晥南事变”的抗议。很多人认为这只是题词,不是诗,因为不押韵,却不知叶、急属入声通押,实是四言诗。
   
 
  青年时的周总理
  《春日偶成(二首)》
  一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二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这是目前发现的周恩来最早的诗,发在1914年10月《敬业》杂志创刊号上,当时他只有16岁。第二首最后一句出现了“相思”一词,不知这位民国美男,当时在思念着什么呢?
   
 
  伏案疾书的周总理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
  一
  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
  扪虱倾谈惊四座,持鳌下酒话当年。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待得归农功满日,他年预卜买邻钱。
  二
  东风催异客,南浦唱骊歌。
  转眼人千里,消魂梦一柯。
  星离成恨事,云散奈愁何。
  欣喜前尘影,因缘文字多。
  三
  同侪争疾走,居独著先鞭。
  作嫁怜侬拙,急流让尔贤。
  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
  惟有交游旧,临岐意怅然。
  这组诗是1916年4月,周恩来以笔名“飞飞”发于《敬业》第四期的作品。诗中的蓬仙兄指张蓬仙,吉林人,是周恩来在南开学校的同学,当时他们发起了一个学生社团“敬业乐群会”,张任会长,周任副会长兼《敬业》主编。这三首律诗,已显示出了总理的文学功底。
  《次皞如夫子伤时事原韵》
  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虫声唧唧不堪闻。
  “皞如夫子”名张皞如,是南开学校教师。1916年张勋复辟,张皞如、周恩来写诗表示反对。
   
 
  周总理和孩子们在一起
  1976年1月8日,
  周总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十里长街送总理”仿佛就在眼前。
  如今45年过去了,人民从未将他忘记。
  我们永远怀念您,
  多想您能亲眼看一看:这盛世,如您所愿!
  愿以吾辈之青春,
  护卫盛世之中华!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摘自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