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柳州工学院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圆满完成

发布者:彭曦,编辑:赖伟,审核:张明  时间:2025-09-24  浏览:

2025年9月19日至21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为进一步提升我校专任教师队伍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能力,柳州工学院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校区开班并取得圆满完成。本次专题培训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方式进行,精心设置了5场高水平专家专题讲座、2场现场教学、1次专题研讨交流。

专题讲座:剖析理论前沿动态,夯实思想根基

本次培训专题讲座模块特邀了多位区内深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设多元专题、呈丰富内容。

滕兰花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根基》专题讲座

滕兰花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社科处处长,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根基》为主题作专题报告,她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切入,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我国现行疆域格局,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交融中凝聚而成、以共同历史记忆与中华文化核心认同为精神纽带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刻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民族发展规律。同时她依托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区的独特实践案例,将理论阐释与本土经验相结合,具象化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逻辑与现实价值,为参与培训的教师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的学习范本,助力精准把握相关教学与育人方向。

唐国军作《广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功能优势与实践路径》专题讲座

唐国军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围绕《广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功能优势与实践路径》进行讲解,他从五个方面就对此主题展开了深刻论述,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与理论支撑,同时,唐国军教授聚焦广西地域特色,深入剖析当地高校开展相关教育的独特功能优势,具体阐述教育实践路径,最后以成效总结与启示收尾,既立足国家战略,又紧密结合广西实际,针对性与系统性兼具。

翚永红作《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广西实践与路径》专题讲座

翚永红教授(原自治区民宗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自治区党委讲师团特聘教授)围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广西实践与路径》进行深度讲解,他以详实数据与生动案例为支撑,首先从理论高度系统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与核心任务;继而聚焦实践路径,清晰展现广西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示范区建设的具体行动蓝图,并通过丰富案例呈现阶段性建设成效。同时,针对柳州工学院助力示范区建设,他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实践建议,整场讲座内容体系完整,实现了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的深度融合。

郭亮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重难点解析及教学建议》专题讲座

郭亮副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重难点解析及教学建议》进行专题报告。郭亮副教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出台的时代背景与问题导向为切入点,围绕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维目标与整体框架展开系统阐释,并针对教材十六讲内容逐一拆解每一讲的核心重点与突破难点。讲解过程中,他还同步贯穿教学方法创新思路与优质案例资源推荐,既立足理论高度又贴合教学实际,为我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的规范化、优质化开展提供了清晰路径与实操指导,有效助力参训教师深化教学认知、提升教学能力,收获颇丰。

陈铭彬作《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专题讲座

陈铭彬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聚焦《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既带着我们通过广西民族大学的案例,清晰看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足迹与亮眼成就,如从特色文化活动的打造到校园精神的凝练,再如从硬件环境的营造到师生文化素养的提升等,每一个实践细节都饱含思考,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心血。同时,也直面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境,让我们对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知;此外,更从新时代发展需求出发,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未来路径给出了深刻思考与方向指引。概言之,陈铭彬教授这份兼具实践温度与理论深度的精彩分享,为我们后续深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打开了新思路。

现场教学:实践案例复盘,深化理论认知

本次培训精心设计了体验式的现场教学活动,引导全体教师感悟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是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各民族团结进步。本次现场教学环节中,全体教师前往广西南宁市蟠龙社区,围绕“基层治理中华民族交融互嵌”展开沉浸式学习,通过社区工作者的深入讲解,参训教师深刻体悟出蟠龙社区以基层社区为重要抓手,在有形有感有效上下功夫,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石榴花开美邕城”的生动局面。

随后,全体教师又前往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进行参观学习。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按坚持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三性合一”的理念,总结广西经验丰富中国实践,用广西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也为我校进一步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进课堂、深入头脑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建设思路。

研讨交流:互学共鉴,凝聚价值共识

本次培训期间,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转化,参训教师被划分为两个研讨小组,围绕“如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党务工作、学生管理”三大关键领域展开深度研讨。研讨过程中,老师们紧扣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工作经验各抒己见、互学互鉴,不仅梳理出兼具针对性与操作性的工作思路,还为后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学习成果丰硕:知学相长,聚力前行

9月21日下午,本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圆满结束。全体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本次培训紧扣《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需求与学院教学工作实际,课程安排既涵盖理论深度,又聚焦地区民族工作实践,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指导性与实操性极强。培训节奏紧凑高效、干货满满,既解答了学院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选取中的困惑,又满足了大家探索“工科院校如何将民族理论融入思政教育”的迫切需求,真正实现“解惑”又“解渴”。

柳州工学院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合影留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