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对接广西“工业强桂”战略,积极将广西工业红色基因、产业前沿案例和工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2025年9月19日至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明、张广妹、肖博文3名教师参加由广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桂中7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集群结对共建暨“工业思政”集体备课会。

在9月20日的说课展示环节中,柳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张明在点评环节中强调,将广西工业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堂不仅应该既要依托真实鲜活、精简凝练的案例为学生解读理论内核,更应创新运用理工科思维开展案例推导式教学,以此增强针对理工科学生的教学实效性,推动思政课建设实现质量提升与内涵深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思政根基。
柳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广妹老师以《从“一江旖旎”观“柳韵新篇”——践行“两山”理念的柳州答卷》为题进行了说课展示。她从“工业城市”与“生态城市”的核心概念切入,以柳州市连续多年蝉联全国地表水资源质量第一的亮眼成绩为实证,深入阐释 “绿水青山”并非经济发展的 “绊脚石”,“金山银山”亦非盲目追求的终极目标,二者在辩证统一中共同指向更具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形态,柳州市的改革发展实践,充分彰显了“两山”理念指导下地方发展答卷的珍贵价值。
9月21日,全体与会成员一同参观了环江县吉尼斯记录最大铜鼓、环江毛南族博物馆、环江陈双村四坊非遗研学基地。通过本次活动,桂中七校共商课程设计、共享教学资源、共建实践基地,为切实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打造富有桂中特色的“工业思政”品牌提供了巨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