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罗志明一行到访柳州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双方围绕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商科教育创新发展展开深入交流。活动聚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及实验室规划等议题,并通过实地考察实训教学基地,共谋商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一、聚焦评估促建,共探学科发展新方向
柳州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李明院长对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系统介绍了学院发展概况。他指出,两校在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方面理念高度契合,期待通过经验共享实现优势互补。罗志明副院长结合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合格评估工作,分析了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表示,随着办学规模快速扩张,专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并强调金融科技等新兴专业建设应立足“商工融合”理念,构建跨学科培养体系。

会议现场
二、凝练办学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柳州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黄良芳副院长作专题分享,详细阐述了“三阶闭环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机制:从教务处统筹部署,到校企联合论证,最终经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实施,形成动态优化闭环。在专业群建设方面,学院锚定“工业智能化”与“数字管理”双赛道,通过“引企入教”推动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其中,物流管理专业突出智能仓储特色,财务管理专业构建“智能财务+工业场景”课程矩阵,为新专业建设提供硬件与师资双重保障。
三、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工业特色课程
财务管理教研室副主任李斯丝以专业建设为例,介绍了“行业需求导向”的改革路径。该专业构建“基础核算—智能分析—业财融合”三级能力培养体系,将工业制造元素深度融入课程设计。专业团队通过持续开展企业走访、校友调研,建立人才需求动态响应机制,确保培养目标与区域产业紧密对接。
四、破解融合难题,共商学科交叉新方案
研讨环节,罗志明副院长提出商科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命题:如何将工科基因与AI技术有效植入传统商科专业。李明院长回应称,学院正依托柳州工业基地优势,通过“智能制造+商业分析”方向培育专业特色,并现场演示AI督导系统、三级磨课制度等教学质量监控创新实践,为教学管理现代化提供参考样本。
五、实地考察交流,推动合作走深走实
会后,双方教研室主任分组开展对口交流,就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具体问题交换经验。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经济管理实训中心,重点考察VBSE跨专业实训平台、智能财务仿真实验室等特色场馆,深入探讨校企共建实验室的运营模式与管理经验。

合影留念
本次交流活动达成多项共识,双方约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未来将在专业认证、课程共建、师资培训等领域深化协作,共同培育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商科人才,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来源:罗云露
文字编辑:李斯丝
校对:蔡乐平
一审:傅杭兰
二审:黄艳淑
三审:洪翠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