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开展“AI赋能教学”系列实践工作坊暨院级课程数字化建设中期检查的通知》精神,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语教学院于11月11日至12日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开展了“AI赋能教学”系列实践工作坊专题培训。三场培训围绕主流教学平台的应用展开,聚焦AI技术与课程建设的实践操作,为教师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雨课堂平台专场:全流程解锁AI教学场景
11月11日14:00,首场培训在南校区二教413举行,主题为“雨课堂平台的AI教学实践”。主讲人结合平台功能,系统讲解了四大核心模块:基于AI的课程建设路径、备课环节的智能工具应用(如自动生成课件、学情预判)、课堂中的协同互动模式(如实时反馈、智能分组),以及课后学生自主学习的AI辅助方案(如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智能答疑)。参训教师现场体验了AI课程创建、24小时AI学伴、智能备课助手等功能,纷纷表示“从课前到课后的全链条AI支持,使教学更加高效、更具温度”。

(雨课堂平台培训现场)
超星平台专场:深研智慧课程AI生态构建
同日16:00,第二场培训围绕“超星平台与AI结合的智慧课程建设”展开。主讲人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AI助教训练等多个维度入手,重点演示了AI工作台的智能数据分析、任务引擎的自动化流程设计,以及知识图谱在知识点关联与学习路径规划中的实际应用。培训还结合AI智能体引用案例进行深入解析,为教师拓展教学资源生态提供了新思路。

(超星平台培训现场)
智慧树平台专场:夯实AI教学基础能力
11月12日15:00,第三场培训聚焦“智慧树平台的AI教学应用”,以夯实基础、强化实操为导向。主讲人从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背景出发,逐步讲解平台具体功能,涵盖AI教学助手的智能备课支持、AI智慧课程的模板化搭建,以及数据驱动的教学效果评估,系统拆解了AI赋能教学的关键环节。培训有效助力教师掌握平台核心AI工具的操作方法,提升智能备课与课程设计的精准度,并依托数据评估优化教学策略,切实增强了教师在数字化时代的教学实践与创新能力。

(智慧树培训人员为老师们答疑解惑)
本次系列培训是语教学院推进院级课程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平台实操+场景示范”的培训模式,助力教师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流程,为打造一批“智能+思政”“智能+互动”“智能+个性”的示范课程奠定基础。平台功能的针对性讲解与实操示范,使教师系统掌握了AI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关键技能,为后续课程迭代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撰稿:黄晓怡
图片:语教学院
排版:李美娟
一审:骆雨菲
二审:肖乐乐
三审:杨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