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下午,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际中文教师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在北校区T2-101成功举办。广西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燕洲应邀担任主讲,围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国际中文教师”这一主题,为22、23级汉教专业学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学术报告。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新建、汉教教研室主任兰慧君、副主任完国威及教师代表梁小龙、廖子叶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李燕洲副院长进行讲座)
在专题讲座中,李燕洲副院长系统阐释了“合格国际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体系。他从三个维度展开深入讲解:一是教学能力维度,强调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专业的教学技能。一方面要针对不同母语学习者的语言难点开展差异化教学,另一方面要通过“听说读写”全方位训练确保教学准确性。李副院长现场演示了汉语与越南语声调系统的对比分析,生动展现了语言对比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价值。二是跨文化交际维度,李副院长指出教师要肩负双重使命:既要传播中华文化,又要尊重文化差异。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他详细讲解了如何妥善处理课堂中可能涉及的敏感话题以及应对策略。三是专业发展维度,李副院长分享了教学评估、语料积累等实用方法,特别展望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新趋势,特别提到“中文+职业技能”的融合发展。讲座尾声,他向学院赠送了其主编的《汽车汉语》系列教材,展现了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

(李副院长向学院赠书)
在问答环节,同学们就专业发展、海外实习、能力提升等问题踊跃提问,李副院长耐心解答,并结合自身海外教学经历,给予专业指导和建议。


(同学们积极提问)
讲座尾声,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新建做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李燕洲副院长的学术积淀与讲座内容,并再次感谢李副院长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全面、系统、精彩的知识盛宴。随后杨书记对汉教专业的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盼:一是鼓励同学们通过海外实习、国际交流等渠道,走出国门,在实践中淬炼本领;二是强调“教师”与“文化使者”的双重身份,以语言为纽带,搭建中外理解桥梁。

(杨新建书记总结发言)
此次讲座为汉教专业学生搭建了与行业专家交流对话的平台,让同学们对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要求和教学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他们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语教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语言+文化+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专业能力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

(参与讲座的师生合照)
撰稿:潘高媚
图片:汉教教研室
排版:宋宇瑶
一审:兰慧君
二审:肖乐乐
三审:杨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