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共青团工作 >> 正文

探寻壮锦之美,共促乡村振兴 | 语教学院开展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2)

发布日期:2024-07-25    来源: 作者:

探寻壮锦之美,共促乡村振兴 | 语教学院开展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2)

经过对壮锦的发展历史初步了解,实践团来到了织娘工坊,跟随织娘学习织锦方法,亲自操作织机,制作壮锦。工坊内每台织布机独特非凡,承载不同工艺与图案,展现织娘匠心独运。壮锦制作看似简单,实则需深厚技艺与不懈努力,完成一件简单的作品常需月余时间,如果是颜色斑斓、图案复杂的作品制作时间更需要翻倍,所以有“寸锦寸金”的说法

织娘首先给我们展示了竹笼机织锦,在织娘的介绍下,大家了解到这一古老的机器,每一个部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经过至少2年初级织机的学习,才能够完成竹笼机复杂的操作。操作竹笼机需要全身心投入,手、脚、腰、脑配合,才能够游刃有余,织出美丽的壮锦。

2D5970

(织娘展示竹笼机织锦)

织锦学习先从理线开始,两位织娘合作,一人递丝线,一人用钩子将丝线穿到对应的地方,这项工作十分考验细心和耐心,是织锦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在织娘的指导下,实践团队员们也体验了理线工作。接着大家学习飞梭,未穿线的梭子穿过经线,考验的是力度和准确度。

2B77D2


(实践团队员在织娘指导下理线)

51C413


(实践团队员练习飞梭)

在熟悉了飞梭方法后,大家开始上织机学习制作壮锦,手握斑斓丝线,脚踏沉稳踏板,感受织锦魅力。初级织机编织的过程已由织娘简化为“数字代码”,相比起竹笼机,更适合无基础的新手学习。经过织娘的悉心指导,耐心教学,大家逐渐掌握操作织机的精髓,渐渐织锦的速度也加快了起来,现场氛围专注热烈。

47FBC6  49592A

(实践团队员织锦)

一边聆听织娘讲述壮锦文化,一学习织锦基础技能,大家更深刻理解壮锦的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壮锦不仅是精美手工艺品,更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有责任了解、学习并传承这份宝贵遗产,让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光芒。

37ECF8

(大家展示自己编织的壮锦)


撰稿:蔡  

排版:李家英

一审:苑宇欣

二审:肖乐乐

三审:杨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