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聚焦思想引领力 建设大思政课】我校教师参加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暑期实践研修活动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5-08-18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精神,2025年8月9日至15日,我院覃帅、吕晓燕、吴宇弘、潘婉霞四位教师参加了由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暑期实践研修活动(第五期)。此次研修聚焦思政课教学科研能力提升,通过理论学习与实地调研相融合的方式,深度探寻中原大地的红色基因与文化脉络,致力于为思政课教学注入全新活力。

一、理论领航,夯实思想之基

8月10日,研修活动在河南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开班仪式后,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占峰教授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的精彩讲座。蒋占峰教授深入解读党的创新理论体系,着重强调思政教育应紧密贴合中国实际,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的要求落到实处。这场讲座为教师们后续的实践学习筑牢了坚实的理论根基,明确了“带着问题看,融入情境学”的学习方向。

7CD24

二、实地研学,传承红色精神

(一)新乡之行:见证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8月10日下午,教师们抵达新乡县。在翟坡镇东大阳堤村,深入了解村庄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学习如何将党的政策精准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强劲动力。东大阳堤村从昔日的落后村蜕变为如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充分彰显了党在新时代农村工作中的卓越领导能力,为思政课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现实案例。

3CFEE

8月11日,教师们前往郭亮村。在这里,大家深刻领悟到当地人民“不认天命战天斗地,不等不靠凿洞开路,百折不挠永不罢休”的“新愚公”精神。50多年前,郭亮村村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仅凭铁锤钢钎,在绝壁上凿出了“挂壁公路”,彻底改变了村庄与世隔绝的困境。这种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正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与思政课中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的教学内容高度契合。

(二)安阳之悟:领会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8月12日,教师们来到安阳市林州红旗渠。站在青年洞前,教师们认真聆听当年建设者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英勇事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当代青年的激励。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在思政课教学中,要生动展现红旗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奋斗观。

6FC9E9

(三)兰考之学:践行焦裕禄精神的使命担当

8月14日,教师们走进兰考焦裕禄纪念馆,通过实物与影像资料,深入感悟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深刻理解这位“县委书记的榜样”留下的精神丰碑。

6F9F57

参观纪念馆后,教师们怀着崇敬之情瞻仰焦裕禄烈士墓。在苍松翠柏环绕的庄严肃穆氛围中,大家列队向墓碑三鞠躬,缅怀其为兰考人民奋斗终身的光辉一生,墓碑题字所承载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的无私情怀,为教师们上了一堂深刻的党性教育课。

3A0AAA

当日下午,教师们前往东坝头黄河湾开展现场教学。这里作为黄河重要节点,曾因水患频发留下历史印记,如今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生态蜕变。在“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教师们研读碑文,重温毛主席在此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教师们表示,焦裕禄精神与黄河湾承载的党的奋斗史、治黄史、脱贫史,是思政课最鲜活的党性教育教材,要将把这些精神养分融入教学,引导学生从红色实践中感悟党的初心使命。

22CD65

三、文化溯源,深化“两个结合”认知

(一)安阳溯源:探寻中华文明的根脉

8月13日,教师们来到甲骨文的故乡——安阳殷墟。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到此考察。在殷墟遗址,斑驳的青铜与古老的甲骨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厚重密码。随后,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教师们系统了解了文字从起源、演变到数字化发展的历程,深刻体会到汉字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韧性与智慧。此次文化寻根之旅,让教师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为思政课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素材。

1C40DF

(二)开封寻脉:感悟古都文化的时代底蕴

8月15日,教师们来到开封市,参观开封博物馆。开封作为八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博物馆内的珍贵藏品,生动重现了古都“城摞城”的沧桑历史与包容气度。在这里,教师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思政课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EE5DA

四、研修启思,助力教学新突破

为期七天的研修活动,教师们收获满满。从理论学习的深度思考,到实地调研的亲身感悟,从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到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每一处学习点都为思政课教学科研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素材。教师们表示,回到学校后,将把此次研修成果积极转化为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将宏大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培养学生对历史和国情的深刻认同。同时,以此次研修为契机,加强教学研究,深入挖掘我国的红色资源和文化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    辑:吕晓燕

一审一校:吴宇弘

二审二校:覃  帅

三审三校:张  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