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蓄势暑期 赋能成长 ——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骨干教师赴江南大学研修学习

来源:食化学院 时间:2025-08-25 11:27:09 作者: 食化学院 点击:

学校教师进修培训坚持“统筹规划、按需选派,全员覆盖、学用一致,注重实效、优化提升”的原则,紧密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有计划、分批次地选派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今年暑假,分别组织了中层干部、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辅导员、实验技术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等1000余人次,分别赴上海、广州、无锡、南宁、桂林等开展专题培训,赋能教师新学期“满格”续航。

8月16日至22日,食化学院组织37名骨干教师前往江南大学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本次培训班依托江南大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工程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和先进教学理念,聚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与科研能力提升、产教融合等五个主题,旨在推动学院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培训班开班仪式

本次研修班的授课教师均为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和学者,授课内容紧跟教育改革趋势,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开班仪式上,江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惠恭健副院长介绍了培训的整体安排,并代表学校对参训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食化学院党总支书记韦燕柳对江南大学为此次培训所做的精心准备表示衷心感谢。韦燕柳强调,教师是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希望参训教师们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攻关等重点任务,把江南大学先进经验引入到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学院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训目标精准,聚焦教师能力提升核心领域此次研修班聚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与科研能力提升、产教融合五大核心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课程整合和实践教学能力;在学科建设方面,教师们学习了如何加强学科品牌打造和课程体系优化;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培训强调了教师团队协作与分工的重要性,推动高效教学团队的构建;在科研能力提升方面,培训加强了教师在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能力;在产教融合方面,培训拓展了学院在健全运行机制、构建共享资源库、深化协同育人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思路,有效推动产教融合共进能力。

名师授课,内容丰富多元。在学科建设主题培训模块中,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程力教授带来了《国家一流学科与专业建设》,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教师们理解如何通过学科交叉、协同创新提升学科的整体竞争力。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丁玉强教授进行了《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点培育与建设》的讲解,分享了如何加强硕士点培育与学科建设,助力学院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专家授课及课后交流现场

在人才培养主题培训课程中,陈明清教授则通过《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践》,深入讲解了如何根据OBE理念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为教师们提供了具体的教学大纲制定方法。常明教授为参训教师讲授了《国家一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分享了如何通过课程体系设计、培养目标定位和思政融入等方面打造一流的专业课程体系。

参观江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园和协同创新中心

此外,在产教融合和科研能力提升主题培训中,参训教师认真学习了冀宏等专家带来的《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产教融合育人如何从理念走向课堂-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和《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申报精要与实战解析》课程,并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在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参观了江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园等场馆、校史馆和协同创新中心,近距离感受食品与化学工程领域顶尖学府的学术氛围。

分组研讨,思维碰撞激发建设思路。为深化培训实效,推动学习成果的转化,培训期间特别设置了两次分组研讨环节。37余名参训教师分为两组,围绕《如何打造区域高水平一流专业与特色学科》和《应用型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协作机制探索》两个主题开展研讨,教师们结合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思考。

分组研讨及小组代表汇报现场

小组讨论结束后,研讨小组代表进行小结发言。伍思进老师提出,课程内容应紧密对接地方特色产业,开展跨专业实训项目,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梁秋群老师则强调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建议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通过企业专家进校授课和教师走访企业,强化产教融合。莫雪莹老师强调,应紧密结合柳州螺蛳粉产业特色,开发相关课程,推动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余虹达老师建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通过“研教融合”模式提升教学深度,推动集体备课,实施个性化教学。综合来看,教师们一致认为,高水平应用型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结合地方产业、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推动校企协作,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教学模式。

成果总结,教学质量提升可期。在此次研讨中,教师们就如何打造区域一流专业与特色学科有了新思路。教学团队建设应紧密结合柳州地方特色,开发相关课程并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双师型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们建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尝试通过项目化教学强化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此外,课程内容要与地方产业需求紧密对接,提升学生的就业适配性。教师们认为,通过这种产教融合的方式,更有利于推动学院专业的特色化和高质量发展。此次培训,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获得提升,达到预期培训目标。

培训班全体合影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