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柳州工学院202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暑期培训班圆满完成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5-07-30 09:42:42 作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

7月24日至28日,柳州工学院202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暑期培训班在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圆满完成,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综合素养与教学能力。本次培训班共安排5场高水平专家辅导报告、4场现场教学、1次柳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场交流座谈。

理论教学: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本次培训理论教学模块特邀区内知名专家学者,内容覆盖思政课教学前沿动态、教学方法创新与学科建设关键议题。黄健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带来《祖国南疆明珠绚丽壮美广西》专题报告。讲座运用详实史料,全景式勾勒了广西的发展脉络、现状与未来蓝图,深化了参训教师对广西区情的系统性认知,为在思政课教学中讲好广西故事、厚植家国情怀奠定了坚实基础。广西民族大学唐拥军教授围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良好局面》进行深度讲解。他结合自身丰富阅历与研究成果,全面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及其在广西的生动实践,为柳州工学院教师讲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教学思路启发。在教学方法方面,许康平副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行动学习及结构化教学》的理念与技巧,引导教师们反思传统教学模式,掌握高效组织课堂研讨、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新型教学工具。熊祖巍高级工程师则带来《AI办公提效实战》,聚焦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办公科研中的应用,展示了AI技术赋能备课、授课、科研等前沿图景,极大拓宽了思政课教师技术视野。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肖教授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系统分享了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组6年来在推进各学段思政教育内容衔接、方法协同的成功模式与典型案例,为教师参与构建纵向贯通的思政育人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现场教学:沉浸体验,汲取力量

本次培训精心设计了系列沉浸式现场教学活动,引导思政课教师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广西多民族团结进步文化特色,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现场教学中,丰富的民族文化陈列与生动的专业解说,让教师们深切领略了广西各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将民族文化元素有效融入思政教学、增强课程文化底蕴积累了丰富的直观素材。在昆仑关战役旧址——教师们踏上这片铭刻着抗战烽火的热土,通过历史遗迹和现场讲解,深刻体悟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浴血卫国的抗战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思政教育在弘扬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中的核心使命。在法卡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师们在此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通过聆听英雄事迹、重温入党誓词、重走行军路、勇登英雄山等一系列沉浸式活动,切身感受了“为人民甘愿吃亏,乐于吃苦,勇于献身”的法卡山精神,思想受到深刻触动,更加坚定了投身思政教育事业、立德树人的理想信念。在友谊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中国与东盟交往的重要门户,友谊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在“铭记历史,固我边关”的现场教学中,教师们深刻理解了以爱国主义凝聚民族力量、维护边疆安宁的重要性。

现场磨课:查找问题,凝聚共识

培训间隙,柳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李芳、彭曦分别围绕《柳州地方文化应用于思政课教学》《柳州少数民族资源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组织各教研室老师就如何深度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并将其有效转化到具体课程设计与教学中进行了磨课。

交流座谈:学习先进经验,共话思政课教学改革

培训期间,柳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了交流座谈会。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陆秀红围绕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考试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经费专项运行情况,实践课课程设置等与柳州工学院在座教师进行了交流探讨。

学习成果丰硕:学以致用,共绘蓝图

7月28日上午,在培训班结业仪式上,柳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张明衷心感谢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精心承办,并向全体学员表示祝贺。他表示,本次培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双丰收,有效提升了教师综合素养,并强调结业是新征程起点,要求教师深化内容融合、创新教学方式、强化以研促教,切实转化学习成果,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致力于打造更具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思政“金课”,努力在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攻坚战中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撰稿:吕晓燕

摄影:覃帅

编辑:赖伟

审核:张明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