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大国工匠进校园——机械工学院特邀郑志明作“技能强国、技能报国”主题讲座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 时间:2025-05-12 21:25:33 作者: 机械工程学院 点击:

5月9日,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机械工程学院特邀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党的二十大代表、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郑志明,开展题为“技能强国、技能报国——工匠成长路上的追梦人”的专题讲座。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王丽,副院长张树林,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主任李福送,部分骨干教师代表以及各学院20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辅导员张金凤主持。

王丽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郑志明的丰富履历和卓越成绩,饱含着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点明了此次讲座的重要意义。

大国工匠郑志明简介

郑志明授课

王丽致辞

张金凤主持活动

弘扬工匠精神,传递时代强音

讲座伊始,郑志明简要介绍了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与技术创新成果,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他结合参会经历,深入解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支撑”,鼓励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讲座现场

从普通技工到首席专家:奋斗成就梦想

在分享个人成长经历时,郑志明以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钳工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的奋斗历程,通过二十八年如一日的坚守,在生产一线将钳工技艺打磨到极致。他提到:“技术工人的舞台可以很小,小到一颗螺丝的精度;也可以很大,大到支撑中国制造的脊梁”;通过攻克生产线上的技术难题、带领团队完成多项创新项目等真实案例,他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核。这些经历和成就,生动诠释了“技能强国、技能报国”的深刻内涵。

工作室赋能人才培养:技能报国薪火相传

郑志明还介绍了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行模式与人才培养成果。工作室通过“传帮带”机制,已培养出数十名高技能人才,多项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一线,这些实践成果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为破解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难题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使工作室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孵化平台。

国家级技能工作室

寄语青年:技能成才,强国有我

王丽在总结中表示,郑志明的奋斗故事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工匠的担当与情怀,希望同学们以榜样为镜,夯实专业基础,勇攀技术高峰。

讲座最后,同学们围绕工匠精神、职业规划、技术创新等问题与郑志明老师热烈互动,同学们也感慨道,“郑老师背后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平凡岗位也能成就非凡人生;未来,我们要以技能报国为志,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同学们积极提问、互动交流

郑志明的故事,不仅是一段技能提升的奋斗史,更是一部关于坚守、专注、创新与奉献的精神史诗。他用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更是对事业的执着热爱、对责任的勇于担当。

同学们将以郑志明为标杆,在日常学习中厚植专业情怀,以“干中学、学中创”的实践精神夯实技能根基;面对挑战时,传承他迎难而上、锐意创新的韧劲,在实训车间、企业一线锤炼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未来投身行业时,始终心怀‘服务地方产业、赋能中国智造’的使命,将个人成长与柳州工业重镇转型升级、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突破紧密结合。

机械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双师型’教学改革,以大师工作室为纽带,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助力每一位学子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特色领域,以“匠技”铸就核心竞争力,以“匠魂”担起时代重任,成为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合影留念

文字编辑:罗国健、韦海静

图片来源:机械工程学院融媒体中心

一校一审:李福送

二校二审:聂琪玲

三校三审:王丽

扫一扫分享本页